来源: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dwj 时间:2024-01-17
科目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考试大纲 | 备注 |
805 | 地理信息系统 | 1.《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汤国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二版; 2.《空间分析与建模》,杨慧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第二版)。 |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1.考试目的 考核考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够对 GIS 空间数学基础、空间数据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等基本方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2.考试要求 本项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组织、GIS 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GIS 设计的技术方法等内容,具体包括:地理空间数学基础、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查询与空间度量、基本空间分析、DEM 与数字地形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地理信息可视化及地理信息传输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发展。 二、考试范围 l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发展概况、组成、类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应用范畴、发展历程 地球空间参考、地图投影、空间坐标转换、空间尺度、地理格网 地理空间与空间抽象、空间数据概念模型、空间数据与空间关系、空间逻辑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镶嵌数据结构、三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库概述、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组织、空间索引和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 空间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学基础变换、数据重构、图形拼接、拓扑生成 空间数据查询、属性查询、图像查询、空间关系查询、距离量算与方位量算、线状物体的量算、面状物体的量算 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窗口分析、网络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关系与空间量算、空间查询分析、数字地形分析、可视化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基本统计量、探索性数据分析、分级统计分析、空间插值、空间回归分析 空间信息输出方式与类型、可视化的原则、可视化的表达形式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无线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的网络服务 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应用与发展前沿、在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等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动向、发展趋势 三、试题结构(包括考试时间,试题类型等)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考试试卷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和综合题。 |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录取名单